您好,欢迎您来到方舟体检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
体检项目及各项意义

发布日期:1245081600来源:


血压   收缩压<140;舒张压<90 mmHg
临床意义   血压增高:常见于高血压病、肾炎、肾上腺髓质肿瘤、妊娠中毒、颅内压增高等;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主动脉瓣闭锁不全,仅为收缩压增高。血压降低:常见于心包积液,休克、甲状腺机能降低、心衰等。 脉压增大:见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、动脉硬化、甲亢、贫血等。 脉压缩小:见于低血压、心包积液、心衰、严重二尖瓣狭窄等。
   
呼吸   16~20 次/分钟
临床意义   呼吸频率在12次/分以下为呼吸减慢,每分钟超过24次为呼吸增快。 呼吸减慢:常见于代谢率降低、麻醉过量、休克以及明显颅内压增高等;呼吸增快:主要见于肺炎、肺栓塞、胸膜炎、支气管哮喘、充血性心力衰竭、代谢亢进以及神经精神障碍等。

血压   收缩压<140;舒张压<90 mmHg
临床意义   血压增高:常见于高血压病、肾炎、肾上腺髓质肿瘤、妊娠中毒、颅内压增高等;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主动脉瓣闭锁不全,仅为收缩压增高。血压降低:常见于心包积液,休克、甲状腺机能降低、心衰等。 脉压增大:见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、动脉硬化、甲亢、贫血等。 脉压缩小:见于低血压、心包积液、心衰、严重二尖瓣狭窄等。
   
呼吸   16~20 次/分钟
临床意义   呼吸频率在12次/分以下为呼吸减慢,每分钟超过24次为呼吸增快。 呼吸减慢:常见于代谢率降低、麻醉过量、休克以及明显颅内压增高等;呼吸增快:主要见于肺炎、肺栓塞、胸膜炎、支气管哮喘、充血性心力衰竭、代谢亢进以及神经精神障碍等。
   
心率   60~100 次/分钟
临床意义   正常范围是每分钟60--100次。心率低于60次/分,叫心动过缓;高于100次/分,叫心动过速。新生儿心率快,每分钟在120次以上;女子的心率较男子稍快;经常锻炼的人,心率较慢。
   
心脏   
临床意义  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官,由于心脏的“泵”的作用,血液循环才得以维持,血液从心脏射入动脉而分布于身体各部位和器官,再由静脉还流于心脏。因为血液的流动直接取决于心脏的泵血能力,从而使循环系统内保持足够的压力。如果心脏不能实现泵血功能,动脉血压即迅速下降,使全身各器官的供血不足,从而发生功能障碍以至危及生命。如脑内血液循环停止3 —10秒,人就丧失意识,血液循环停止5—7分钟,大脑皮层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。所以说心脏是人体重要器官。
   
心律   
临床意义  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,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组织由于自律性增高,或者窦房结的自律性降低等,可以自动发生兴奋,而心房或心室则依从当时情况下节律性最高部位的兴奋而跳动,这些异常的起搏部位则称为异位起搏点,从而引起心律失常。
杂音   
临床意义   分析杂音的性质及其传导方向,可判断杂音的来源及其病理性质。
   
肺脏   
临床意义   肺位于胸腔内,左肺分2叶,右肺分3叶。左右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两侧肺内。肺实质是由反复分支的支气管和肺泡组成。支气管在肺内分支,最后形成很细的肺泡管。每个肺泡管附有很多肺泡。肺泡壁由一层薄的上皮细胞构成,外面缠绕着毛细血管网和弹力纤维,这既有利于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,又可使肺泡随着吸气而扩张和缩小。
   
肝脏   
临床意义   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。肝除分泌胆汁参与消化机能外,还有贮藏养分、代谢和解毒等作用。肝脏能把血中多余的葡萄糖合成为糖原而贮藏起来。当血中葡萄糖减少时,肝脏里的糖原又可分解为葡萄糖而进入血液,供组织细胞利用;肝脏还能贮存蛋白质,也能制造许多重要的蛋白质 ,如血桨蛋白等;此外,自胃肠吸收来的一些有毒物质,随血液流经肝,在这里被转化为无毒物质,经肾随尿排出体外,或随胆汁流入肠里,与粪便一起被排出。
 
脾脏   
临床意义   脾脏是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,位于腹腔的左上部,前为肋骨所遮盖,所以正常人的脾脏在腹部摸不到。脾脏能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,还含有大量的巨噬细胞,能吞噬衰老的血细胞,还能吞噬、清除异物;此外,脾脏也有一定的贮血作用。
   
神经系统   
临床意义   神经系统管理着人体的各种感觉和一切动作。身体的各种机能能够密切和相互配合,能与外界环境相适应,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。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。前者包括脑和脊髓,脑可分为大脑、小脑和脑干三部分,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、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以及这两类神经支配内脏的植物性神经。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周围神经系统与全身各部分联系,以便调节各部位的机能活动。
   
身高   
临床意义   身材的增长有赖于长骨骨骺的增长。骨骺的生长发育对身高起着决定性作用。当一个人过了青春发育期之后,骨骺与长骨干骺端相融合,此后身高便不会再增长。身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,归结起来不外乎遗传、睡眠、营养、运动四大因素。其中遗传对身高的影响最大,可占到70%左右。后天营养和锻炼也有一定作用,但不是主要的。
体重    kg
临床意义  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度都是营养状态异常的表现。体重是反映营养状态的重要客观标准。成年人的理想体重为:体重(公斤)=身高(厘米)-105。当体重低于理想体重10%时,为消瘦;超过理想体重20%时为肥胖。
   
皮肤   
临床意义   皮肤覆盖于人体的表面,在眼睑、口唇、鼻腔、肛门、阴道及尿道等腔孔周围,逐渐移行为粘膜,共同形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,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。
   
浅表淋巴结   
临床意义   人身上颈部、腋窝、腹股沟等处,淋巴结集结成群。淋巴结中有吞噬能力的细胞,能吞掉侵入身体的病菌,故有保护作用。淋巴结吞噬病菌后,本身将肿大,引起疼痛,因此,检查淋巴结群的肿大情况,可辅助诊断疾病。
   
甲状腺   
临床意义   甲状腺位于颈前部,紧贴在喉和气管的两侧,分左右两叶,中间以峡部相连。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叫甲状腺激素,可促进新陈代谢,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,增进生长发育,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。甲状腺出现异常的时候可有大小、质地等方面的变化。
   


关节   
临床意义  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处叫关节,关节由关节面、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构成。多种原因可以引起关节疾病。
   
脊柱   
临床意义   椎骨自上而下分颈椎、胸椎、腰椎、骶椎和尾椎。椎骨中间的椎孔连成椎管,容纳着脊髓。肋骨、胸骨和胸椎共同围成胸廓,保护着肺和心脏等重要器官。多种原因可以引起脊柱疾病。


宫颈涂片   
临床意义   宫颈涂片是从子宫颈部取少量的细胞样品,放在玻璃片上,然后在显微镜下研究是否异常,通过这项检查可以检测到子宫颈细胞微小的早期变化,从而进行早期监测及治疗。
      
白带常规   
临床意义   白带是阴道粘膜渗出物、宫颈管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物等混合组成,其形成与雌激素的作用有关。一般的白带常规化验单有如下几个检测项目:pH值、阴道清洁度、霉菌与滴虫、胺试验、线索细胞。
   
视力   
临床意义   正常眼的折光系统在无需进行调节的情况下,就可使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,因而可看清远处的物体;经过调节的眼,只要物体的距离不小于近点的距离,也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被看清,此称为正视眼。若眼的折光能力异常,或眼球的形态异常,使平行光线不能在安静未调节的眼的视网膜上成像,则称为非正视眼,其中包括近视、远视和散光眼。有些眼静息时折光能力正常,但由于水晶体的弹性减弱或丧失,看远物时的调节能力减弱,此称为老视。
   
辨色   
临床意义   颜色视觉是一种复杂的物理-心理现象,颜色的不同,主要是不同波长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后在人脑引起的主观印象。人眼一般可在光谱上区分出红、橙、黄、绿、青、蓝、紫等七种颜色,每种颜色都与一定波长的光线相对应;但仔细的检查可以发现,单是人眼在光谱可区分的色泽实际不下150种,说明在可见光谱的范围内波长长度只要有3-5nm的增减,就可被视觉系统分辨为不同的颜色。


白细胞计数(WBC)   4.0~11.0 ×109/L
临床意义   升高:各种细胞感染,炎症,严重烧伤.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。降低:白细胞减少症,脾功能亢进,造血功能障碍,放射线,药物,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, 疟疾,伤寒,病毒感染,副伤寒。
   
淋巴细胞百分率(LYMPH%)   20~40 %
临床意义   增高:百日咳,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,病毒感染,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,淋巴细胞性白血病; 降低:免疫缺陷
单核细胞百分率(MONO%)   3.0~8.0 %
临床意义   增高:结核,伤寒,疟疾,单核细胞性白血病。
   
中性粒细胞百分率(NEUT%)   50~70 %
临床意义   增高:细菌感染,炎症 降低:病毒性感染
   
嗜酸性细胞百分率(EO%)   1.0~5.0 %
临床意义   增高: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。减低: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、再生障碍性贫血、急性心肌梗死、严重烧伤、大手术后,患大叶性肺炎、伤寒、猩红热等疾病严重
   
嗜碱性细胞百分率(BASO%)   0.0~2.0 %
临床意义   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、何杰金氏病、癌转移、铅铋中毒。
   
淋巴细胞绝对值(LYMPH)   1.0~3.5 ×109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 百日咳,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,病毒感染,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,淋巴细胞性白血病; 降低: 免疫缺陷
   
单核细胞绝对值(MONO)   0.0~0.8 ×109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结核,伤寒,疟疾,单核细胞性白血病。
中性细胞绝对值(NEUT)   2.0~7.5 ×109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细菌感染,炎症降低:病毒性感染
 
嗜酸性细胞绝对值(EO)   0.0~0.7 ×109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。
   
嗜碱性细胞绝对值(BASO)  0.0~0.1 ×109/L
临床意义   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、何杰金氏病、癌转移、铅铋中毒。
   
红细胞计数(RBC)  3.5~5.6 ×1012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真性红细胞增多症,严重脱水,肺原性心脏病,先天性心脏病,高山地区的居民,严重烧伤,休克等 降低:贫血,出血 
   
血红蛋白(HGB)  110~160 g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真性红细胞增多症,严重脱水,肺原性心脏病,先天性心脏病,高山地区的居民,严重烧伤,休克等. 降低:贫血,出血 
   
红细胞比积(HCT)  0.32~0.53 
临床意义   增加:大量脱水、血液丢失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,均由于血液浓缩而使红细胞比积增高。 减少:见于各种贫血。


平均红细胞容积(MCV)   80~110 fl
临床意义   增大:为大细胞性贫血减少: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
   
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(MCH)  26~35 pg
临床意义   增高:严重呕吐,频繁腹泻,慢性一氧化碳中毒,心脏代偿功能不全,真性红细胞增多症。 降低: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。
   
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(MCHC)  310~370 g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严重呕吐,频繁腹泻,慢性一氧化碳中毒,心脏代偿功能不全,真性红细胞增多症。 降低: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。
   
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(RDW-CV)  11.0~14.1 %
临床意义   用于判断是否有营养缺乏性贫血
   
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(RDW-SD)  37.0~54.0 fl
临床意义   用于判断是否有营养缺乏性贫血
   
血小板计数(PLT)  100~300 ×109/L
临床意义   升高: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,真性红细胞增多症,慢性白血病,骨髓纤维化,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,感染,炎症,恶性肿瘤,缺铁性贫血,外伤,手术,出血,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,运动后。 降低: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播散性红斑狼疮,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,弥漫性血管内凝血,血小板破坏增多,血小板生成减少,再生障碍性贫血,骨髓造血机能障碍,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,脾功能亢进。 


平均血小板体积(MPV)   9~17 fl
临床意义   用于判断出血倾向及骨髓造血功能变化,以及某些疾病的诊断治疗。
 
血小板分布宽度(PDW)   9.0~13.0 g/L
临床意义   增大:急非淋化疗后、巨幼细胞性贫血、慢粒、脾切除、脾功能亢进,巨大血小板综合症、血栓性疾病等。减少:提示血小板减少。 
   
血小板大细胞比率(P-LCR)  13.0~43.0 %
临床意义   增高:见于巨血小板血症患者,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数目少,体积增大者原发性血小板增高症患者可出现巨型血小板增高。 
   
尿胆原   
临床意义   增高: 肝功能异常,红细胞破坏增加,肠梗阻,长期便秘,急性发热 降低: 胆管阻塞,急性肝炎,腹泻 
    
胆红素   
临床意义   阳性: 阻塞性黄疸,肝细胞性黄疸,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 
    
红细胞   
临床意义   泌尿系结石、结核及肿瘤,肾小管肾炎,泌尿系血管畸形,出血性疾病等。
蛋白质   
临床意义   增高:见于各种肾炎,肾病,泌尿系统感染,肾结石,多囊肾,全身性疾患累及肾脏。药物引起的肾损害等。
    
白细胞  
临床意义   泌尿系感染(肾盂肾炎、膀胱炎、尿道炎、前列腺炎等),泌尿系结石(肾结石、输尿管结石、膀胱结石),泌尿系结核(肾结核、膀胱结核),泌尿系肿瘤(肾癌、膀胱癌、前列腺癌)等。
    
葡萄糖   
临床意义   增高:见于糖尿病,甲状腺机能亢进,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,慢性肝脏病等。 
    
PH值   4.5-8.5 
临床意义   增高:呼吸性碱中毒,某些代谢性碱中毒,泌尿系变形桿菌感染,肾小管性酸中毒,应用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,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。 降低:呼吸性酸中毒,代谢性酸中毒,低钾性碱中毒,应用氯化铵等酸性药物等。
    
酮体    
临床意义   阳性: 糖尿病,饥饿,呕吐,脱水,发热,甲状腺机能减退。
    
亚硝酸盐    
临床意义   阳性:由大肠杆菌(大肠埃希氏菌)引起的肾盂肾炎,其阳性率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;由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等细菌引起的有症状或无症状的尿路感染;膀胱炎;菌尿症等。
 
 
血红蛋白   
临床意义   阳性: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尿,溶血,妊娠,妊娠毒血症,大面积烧伤,血型不符输血,肾梗塞,阵发性夜间性血红蛋白尿症,阵发性冷球蛋白尿症,药物或毒物中毒,毒蛇咬伤,毒蜘蛛螫伤,感染,溶血-尿毒症综合征,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dic,肾皮质坏死,各种原因所致的肌球蛋白尿症、剧烈运动等。
   
比重   1.003-1.030 
临床意义   增高:糖尿病,急性肾炎,腹泻,呕吐,发热。 降低: 尿崩症,饮水过多,肾功能衰竭晚期,使用利尿剂。
 
空腹血糖  3.9-6.41 mmol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见于内分泌腺功能障碍(如糖尿病),应进一步行葡萄糖耐量实验检查。减低:见于胰岛素分泌过多(如胰岛素瘤),严重肝病等。
 
餐后血糖   <7.8 mmol/L
临床意义   提示糖尿病。
     
甘油三酯(TG)   0.7-2.2 mmol/L
临床意义   增加:特发性高脂血症,动脉粥样硬化,糖尿病,肾病综合征,肥胖症,甲减,糖原累积病等。 减少:甲亢,阿狄森病,重症肝损害,吸收不良综合征等。 
   
总胆固醇(T-ch)  2.8~6.2 mmol/L
临床意义   增加: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,高脂血症,肾病综合征,甲减,糖尿病,黄色瘤病,动脉粥样硬化,牛皮癣,胆道阻塞及胆汁瘀滞,妊娠后期,急性失血后,白内障,摄入富含胆固醇饮食后等。减少:甲亢,重症贫血,肝硬变,吸收不良综合征等。
   
高密度脂蛋白(HDL-ch)  >1.0 mmol/L
临床意义   HDL-ch被认为是一种抗高脂血症的抗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体液因素。HDL-ch降低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。 增加:原发性胆汁性硬变,慢性肝炎,慢性乙醇中毒。 减少:糖尿病,肾脏疾病,肝脏疾病,冠心病,动脉粥样硬化,Ⅳ型高脂血症,急性感染等。
 
 
低密度脂蛋白(LDL-ch)   1.9~3.5 mmol/L
临床意义   增加:Ⅱ型高脂蛋白血症,肾病综合征,糖尿病,甲减,阻塞性黄疸,黄色瘤病等。降低:低蛋白血症,无β-脂蛋白血症等。 
   
总脂   4~7 g/L
临床意义   增加:各种原因所致的高脂血症,脂餐后。 减少:营养不良,肝、肾、胃、肠疾病,甲亢,吸收不良综合征,慢性消耗性疾病,恶性肿瘤等。 

   
谷丙转氨酶(ALT)   0-43 U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急慢性肝病,胆道感染,胆石症,急性胰腺炎,急性心肌梗塞,心肌炎,心衰,肺梗塞,流脑,SLE等。儿童,寒冷,过度劳累,剧烈运动,溶血反应亦可升高。
   
谷氨酰转肽酶(GGT)  0-54 U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传染性肝炎、肝硬化、胰腺炎等轻度和中度增高、原发或继发性肝癌、肝阻塞性黄疸、胆汁性肝硬化、胆管炎、胰头癌、肝外胆道癌等明显增高。饮酒后。 
   
乳酸脱氢酶(LDH)   72-182 U/L
临床意义   升高:见于心肌梗塞、肝炎、肝硬化、肾脏疾病、恶性肿瘤、某些贫血病人。
 
碱性磷酸酶(AKP)   115-359 U/L
临床意义   升高:骨骼疾病如佝偻病、软骨病、骨恶性肿瘤、恶性肿瘤骨转移等;肝胆疾病如肝外胆道阻塞、肝癌、肝硬化、毛细胆管性肝炎等;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。降低:见于重症慢性肾炎、儿童甲状腺机能不全、贫血等。
   
总蛋白(TP)   60.0-83.0 g/L
临床意义   增加:高渗性失水,多发性骨髓瘤,阿狄森病,某些急慢性感染所致高球蛋白血症等。 减少:慢性肝病,肝硬变,慢性感染,慢性消耗性疾病,长期腹泻,肾病综合征,营养不良等。


白蛋白(Alb)   35.0-50.0 g/L
临床意义   增加:偶见于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。减低:肝病,肾病,营养不良等。
   
球蛋白(G)   20-40 g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失水,结核病,黑热病,血吸虫病,疟疾,麻风,SLE,硬皮病,风湿热,类风湿性关节炎,肝硬变,骨髓瘤,淋巴瘤等。 减少:皮质醇增多症,长期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。出生后至3岁,球蛋白呈生理性降低。 
   
白蛋白/球蛋白   1.2-2.5 
临床意义   可反映肝炎的严重程度。
   
总胆红素(STB)  2.0-20.0 μmol/L
临床意义   胆红素总量增高、间接胆红素增高:溶血性贫血,血型不合输血,恶性疾病,新生儿黄疸等。 胆红素总量增高、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增高:急性黄疸型肝炎,慢性活动性肝炎,肝硬变,中毒性肝炎等。胆红素总量增高、直接胆红素增高: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,胰头癌,毛细胆管型肝炎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。 
   
直接胆红素(SDB)  <7.0 μmol/L
临床意义   胆红素总量增高、间接胆红素增高:溶血性贫血,血型不合输血,恶性疾病,新生儿黄疸等。 胆红素总量增高、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增高:急性黄疸型肝炎,慢性活动性肝炎,肝硬变,中毒性肝炎等。胆红素总量增高、直接胆红素增高: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,胰头癌,毛细胆管型肝炎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。 
   
间接胆红素(SIB)  1.7~13.7 μmol/L
临床意义   胆红素总量增高、间接胆红素增高:溶血性贫血,血型不合输血,恶性疾病,新生儿黄疸等。 胆红素总量增高、直接与间接胆红素均增高:急性黄疸型肝炎,慢性活动性肝炎,肝硬变,中毒性肝炎等。胆红素总量增高、直接胆红素增高: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,胰头癌,毛细胆管型肝炎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。 

 

尿素氮(BUN)   1.7-8.3 μmmol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急慢性肾炎,重症肾盂肾炎,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,心衰,休克,烧伤,失水,大量内出血,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,前列腺肥大,慢性尿路梗阻等。 
   
肌酐   53-130 μmmol/L
临床意义   增加:肾衰,尿毒症,心衰,巨人症,肢端肥大症,水杨酸盐类治疗等。 减少:进行性肌萎缩,白血病,贫血等。 
   
尿酸   90-420 μmmol/L
临床意义   增加:痛风,急慢性白血病,多发性骨髓瘤,恶性贫血,肾衰,肝衰,红细胞增多症,妊娠反应,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。 
   
尿素   3.2~7.0 mmol/L
临床意义   急慢性肾炎,重症肾盂肾炎,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,心衰,休克,烧伤,失水,大量内出血,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,前列腺肥大,慢性尿路梗阻等。 
   
甲胎蛋白(AFP)  0-25 μg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原发性肝癌、良性肝病、其他恶性肿瘤、妊娠。
   
癌胚抗原(CEA)  0-5 μg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大肠癌、胰腺癌、胃癌、小细胞肺癌、乳腺癌、甲状腺髓样癌等。但吸烟、妊娠期和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非特异性结肠炎等疾病,15%~53%的病人血清CEA也会升高,所以CEA不是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标志,在诊断上只有辅助价值。
   
  


前列腺特异性抗原(PSA)   0-4 μg/L
临床意义   PSA是前列腺癌最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,已被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筛选、早期诊断和分期上,其特异性高达97%。69%~92%的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阳性,约有7%~20%的急性前列腺炎、前列腺肥大患者PSA也可升高,但前列腺良性肥大患者血清PSA浓度一般低于20ng/ml
 
钠   136-145 mmol/L
临床意义   降低:1、胃肠道失钠,如幽门梗阻、呕吐、腹泻,胃肠道、胆道、胰腺术后,造瘘或引流等。2、尿中钠排出增多。3、皮肤失钠:大面积烧伤、创伤或出汗。4、钠的摄入量不足,如饥饿、营养不良、低盐疗法等。5、酸中毒。 增高:1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,如柯兴综合征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。2、高渗性脱水症。3、脑性高血钠症,如脑外伤、脑血管意外、垂体肿瘤等。4、钠进量过多,如注射高渗盐水或进食过量钠盐,且伴有肾功能失常时。5、潴钠性水肿,常见于心脏病、心力衰竭、肝硬化、肾病等。 
   
氯   96-108 mmol/L
临床意义   降低:1、体内氯化物丢失过多:①严重的呕吐、腹泻、胃肠道引流;②糖尿病酸中毒;③慢性肾功能衰竭;④失盐性肾炎;⑤阿狄森氏病。2、摄人氯化物过少:①出汗过多,未补充食盐;②慢性肾炎,长期忌盐饮食后;③心力衰竭,长期限盐并大量利尿后。升高:1、体内氯化物排出减少:①泌尿道阻塞、急性肾小球肾炎无尿者;②肾血流量减少,如充血性心力衰竭。2、摄人氯化物过多。3、以换气过度所致的呼吸性碱中毒。4、高钠血症脱水时。
   
钾   3.5-5.5 mmol/L
临床意义   降低:1、钾的摄入不足,如饥饿、营养不良、吸收不良。另外严重感染、败血症、消耗性疾病、心力衰竭、肿瘤等疾病的晚期以及手术后长期禁食等。2、钾的过度丢失,如严重的呕吐、腹泻及胃肠引流等。3、钾的细胞内转移,如家族性周期性四肢麻痹、肌无力症、给予大量葡萄糖等。4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,如柯兴综合征、醛固酮增多症。5、肾脏疾病。6、碱中毒。 升高:1、肾脏功能障碍。2、细胞内钾的移出:如重度溶血反应、组织破坏、灼伤、运动过度、注射高渗盐水或甘露醇使细胞脱水。3、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,即阿狄森病。4、组织缺氧:如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、急性肺炎、中枢或末梢性呼吸障碍、休克及循环衰竭、全身麻醉时间过长。5、酸中毒。6、含钾药物及潴钾利尿剂的过度使用,如注射大剂量青霉索钾或长期应用安体舒酮、氨苯喋岭等。
 
钙   2.1-2.75 mmol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、维生素D过多症、多发性骨髓瘤、肿瘤广泛骨转移、阿狄森氏病、结节病。 降低: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、佝偻病、软骨病、吸收不良性低血钙、慢性肾炎、尿毒症、大量输入柠檬酸盐抗凝血后。 
   
铁   9-30 μmol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1、红细胞破坏增多,如溶血性贫血。2、红细胞再生或成熟障碍性疾病,如再生障碍性贫血、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。3、铁的利用率降低,如铅中毒或维生素B6缺乏引起的造血功能减退。4、贮存铁释放增加,如急性肝细胞损害、坏死性肝炎等。5、铁的吸收率增加,如血色沉着症、含铁血黄素沉着症、反复输血治疗或肌肉注射铁剂引起急性中毒症等。 降低:1、机体摄取不足,如营养不良、胃肠道病变、消化性溃疡、慢性腹泻等。2、机体失铁增加,如失血,包括大量和隐性失血,特别是肾炎、肾结核、阴道出血、溃疡病等,泌尿生殖道和胃肠道的出血。3、体内铁的需要增加又未及时补充,如妊娠、婴儿生长期等。4、体内贮存铁释放减少,如急性和慢性感染、尿毒症等均可引起铁释出减少。5、某些药物治疗,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、大剂量的阿司匹林、消胆胺等。
 
 
镁   0.6~1.07 mmol/L
临床意义   升高:1、肾脏疾病,如慢性肾炎少尿期、尿毒症、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等。2、内分泌疾病,如甲状腺机能减退症、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、阿狄森氏病、未治疗的糖尿病昏迷等。3、镁制剂中毒。 降低:1、消化道丢失,如慢性腹泻、吸收不良综合征、肠道或胆道瘘管等。2、内分泌疾病,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症、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及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治疗后。3、用利尿剂治疗而未及时补充镁。4、其他疾病,如急性胰腺炎、晚期肝硬化、急性心肌梗塞、急性酒精中毒等。 
   
锌   7.65~22.95 μmol/L
临床意义   降低:见于严重烧伤、发热、营养不良、味觉障碍、生殖机能减退、肝硬变、酒精性肝损伤、肾功能不全、皮质类固醇治疗、肠性肢端皮炎、肺癌等。升高:见于创伤、溶血性贫血、红细胞增多症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甲亢等。 
   
铜   11.0-24.0 μmol/L
临床意义   降低:1、肝豆状核变性(Wilson病):因体内α—球蛋白缺乏,血清结合铜的能力降低,使游离铜进人组织沉积。2、Menke卷发综合征:先天性肠道吸收铜障碍,铜在组织中分布不平衡,血清、尿、肺、毛发、脑和肝中含量低,肾、脾、十二指肠、胰的含量高,肾皮质铜的含量特别高。3、低蛋白血症:如恶性营养不良、吸收不良、肾病综合征等。4、其他疾病:如婴儿口炎性腹泻、婴儿自发性低蛋白症、烧伤等。升高:1、急性和慢性感染,急性和慢性白血病等。2、肿瘤,如淋巴瘤、何杰金病等。3、贫血,如再生障碍性贫血、恶性贫血、缺铁性贫血、镰刀状红细胞性贫血、地中海性贫血等。4、其他疾病,如血红蛋白沉着症、肝之变、甲亢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。 
   
铅   <1.2 umol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铅中毒。
   
T3(三碘甲状腺原氨酸)   0.8-2.3 ng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甲亢,高TBG血症,医源性甲亢,甲亢治疗中及甲减早期TT3呈相对性增高,碘缺乏性甲状腺肿病人的TT4可降低,但TT3正常,亦呈相对性升高。降低:甲减,低T3综合征(见于各种严重感染,慢性心、肾、肝、肺功能衰竭,慢性消耗性疾病等),低TBG血症等。 
   
T4(甲状腺素)   45-145 ng/L
临床意义   增加:甲亢,高TBG血症(妊娠,口服雌激素及口服避孕药,家族性),急性甲状腺炎,亚急性甲状腺炎,急性肝炎,肥胖症,应用甲状腺激素时,进食富含甲状腺激素的甲状腺组织等。降低:甲减,低TBG血症(肾病综合征,慢性肝病,蛋白丢失性肠病,遗传性低TBG血症等),全垂体功能减退症,下丘脑病变,剧烈活动等。 
 
TSH(促甲状腺激素)   0.27-4.2 pmol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原发性甲减,异位TSH分泌综合征(异位TSH瘤),垂体TSH瘤,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。 降低:继发性甲减,第三性(下丘脑性)甲减,甲亢CTSH瘤所致者例外,EDTA抗凝血者的测得值偏低。
 
FT3(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)   2.8-7.1 pmol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甲亢。 降低:甲减。
   
FT4(游离甲状腺素)   12-22 pmol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甲亢,应用甲状腺素治疗时。 降低:甲减,应用T3治疗时。
   
维生素A(视黄醇)  0.5~2.1μmol/L μmol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婴儿特发性高钙血症,慢性肾炎,肾病综合征,维生素A中毒,应用口服避孕药时等。 降低:维生素A缺乏症,甲减,肝、胃肠及胰腺疾病,慢性感染,播散性结核病,类癌综合征,蛋白营养不良,应用胆酷胺、矿物油及新酶素等。
 
维生素B1(硫胺)   0.0~75.4nmol/L nmol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白血病,淋巴瘤。 减低:维生素B1缺乏症(脚气病),慢性乙醇中毒,营养不良,甲亢,长期腹泻,妊娠,心衰,剧烈运动,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症,硫胺不敏感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。 
   
维生素B6   14.6~72.8nmol/L nmol/L
临床意义   维生素B6包括比哆醇、比哆醛和比哆胺三种存在形式。 降低:慢性乙醇中毒,营养不良,尿毒症,小儿惊厥,吸收不良综合征,妊娠,糖尿病(尤其是妊娠糖尿病),应用青酶胺、左旋多巴、乙醇、异烟肼及口服避孕药时等。
   
维生素B12(氰钴胺)  162~694pmol/L pmol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,部分单核细胞性白血病,白细胞增多症,类白血病反应,肝功能不全,药物性胆汁瘀滞,蛋白营养不良等。 降低:巨幼红细胞性贫血,吸收不良综合征,妊娠后期等。
   
叶酸(叶酸盐)   4.1~20.4nmol/L nmol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肠盲袢综合征,恶性贫血。 降低:巨幼红细胞性贫血,甲亢,乙醇中毒,营养不良,吸收不良,妊娠,维生素B1,B6,B12和C缺乏症,重症皮肤病,慢性腹泻,恶性肿瘤等。
   
维生素C(抗坏血酸)  34~114μmol/L μmol/L
临床意义   降低:坏血病(维生素C缺乏症),血液透析,尿毒症,妊娠,脂痢,慢性乙醇中毒,吸收不良,甲亢等。 
   
维生素D   5.0~11.8 nmol/L
临床意义   增高:维生素D中毒,甲旁亢。 降低:甲旁低,假性甲旁低,慢性肾衰,无肾患者(以上情况主要为24,25-二羟维生素D降低),吸收不良,脂痢,维生素D缺乏所致骨软化症,佝偻病,肝硬变,肾性骨病,纤维囊性骨炎,甲亢,应用抗惊厥药、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及苯巴比妥等药物时。 
   
维生素E(生育酚)  11.6~46.4μmol/L μmol/L
临床意义   降低:吸收不良,某些习惯性流产,胆汁瘀滞,脂痢,恶病质性贫血,早产儿伴溶血性贫血,营养不良,高非饱和脂肪酸饮食等。 近年发现,维生素E具有抗衰老,预防恶性肿瘤和防止过氧化脂质形成作用,并可防止缺氧状态下血管壁过氧化脂质贮积,阻止动脉硬化的发展。
   
维生素K   2.88±1.4nmol/L nmol/L
临床意义   维生素K不足一般可见于吸收障碍包括膀胱纤维变、梗阻性肝脏疾病、胆结合症、胰脏机能不全、上消化道的功能性疾病。口服抗菌素治疗时能使结肠中产生维生素K的细菌死亡,因此也能导致维生素K不足。
   
抗链球菌溶血素“O”(ASO)   :<125 :lU/ml
临床意义   人体被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一周,患者血清中即可出现一定量的抗链球菌溶血素“O”抗体(ASO),约3~4周达到高峰,可持续较长时间。若血清ASO滴度不断上升,提示近期有化脓性链球菌感染,对急性扁桃体炎、急性肾小球肾炎、风湿热的诊断有重要意义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ASO不升高,可作为与风湿病的鉴别诊断。

 

类风湿因子(RF)   
临床意义   正常老年人可有5%阳性,随年龄增长阳性率可增加,75岁以上的老年人RF阳性率为2%~25%不等,但在自身免疫性疾病:干燥综合征、系统性红斑狼疮、硬皮病、多发性肌炎/皮肌炎等;感染性疾病:细菌性心内膜炎、结核、麻疯、传染性肝炎、血吸虫病;非感染性疾病: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、肝硬化、慢活肝、结节病、巨球蛋白血症等中也出现。持续高滴度的RF。常提示RA的疾病活动,且骨侵蚀发生率高。RF在RA中阳性率70%~80%,是RA临床活动性指标。 
   
血沉(ESR)   0--15 mm/60分钟
临床意义   加快:1、风湿热和急性传染病:麻疹,猩红热,脑膜炎或败血症等。2、活动性结核病。3、炎症:肺炎,乳突炎,化脓性胆囊炎和输卵管炎,动脉炎等。4、血液和心血管疾病:各类贫血,白血病,多发性骨髓瘤,组织变性或坏死性疾病如心肌梗阻,胶原病等。5、其他:如严重酒精中毒,恶性肿瘤,黑热病,疟疾,注射异性蛋白和手术等。 减慢:真性红细胞增多症,酸中毒,荨麻疹,支气管哮喘等。 
   
超敏C-反应蛋白(S-CRP)   8-10mg/L mg/L
临床意义   应用于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;适用于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病人的危险性。 
   
血浆粘度   1.60--1.80 
临床意义   增高:见于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、地中海性贫血、心肌梗塞、脑血栓形成、高血脂症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。 
   
肝    
临床意义   肝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腺体器官,一般重约1200~1600g,约占成人体重的1/50,男性的比女性的略重,胎儿和新生儿的肝脏相对较大,可达体重的1/20。正常肝脏外观呈红褐色,质软而脆。肝脏形态呈一不规则楔形,右侧钝厚而左侧偏窄,一般左右径(长)约25cm,前后径(宽)约15cm,上下径(厚)约6cm。上面突起浑圆,与膈肌接触,下面较扁平,与胃、十二指肠、胆囊和结肠相邻。肝上界与膈肌的位置一致,约在右侧第五肋间,肝脏有一定的活动度,可随体位的改变和呼吸而上下移动;肝下界一般不超过肋弓,正常情况下在肋缘下摸不到,有时在剑突下可触及,但一般不超过3cm,而小儿多可在肋缘下触及。 
   
胆    
临床意义   胆囊位于肝脏下面,正常胆囊长约8~12cm,宽3~5cm,容量约为30~60ml。胆囊分底、体、颈三部,颈部连胆囊管。胆囊壁由粘膜、肌层和外膜三层组成。粘膜有发达的皱襞。胆囊收缩排空时,皱襞高大而分支;胆囊充盈时,皱臂减少变矮。
   
脾    
临床意义   脾位于左季肋区胃底与膈之间,与第9~11肋相对,其长轴与第10肋一致。正常情况下,左肋弓下缘不能触及。脾分为内、外两面,上、下两缘,前、后两端。内面凹陷与胃底、左肾、左肾上腺,胰尾和结肠左曲为邻,称为脏面。脏面近中央处有一条沟,是神经、血管出入之处,称脾门。外面平滑而隆凸与膈相对,称为膈面。上缘前部有2~3个切迹,称脾切迹。脾肿大时,脾切迹仍存在可作为触诊的标志。
 
胰    
临床意义   胰是人体的第二大消化腺,在胃的后方,横行于腹后壁,横跨在第1、2腰椎的前面。胰腺呈长条状,质地柔软,呈灰红或淡红色,可分为头、体、尾三部。胰头膨大位于右侧,被十二指肠环抱,胰腺管的末端穿入十二指肠壁,会合胆总管,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。
   
肾    
临床意义   肾脏为成对的扁豆状器官,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浅窝中。约长10-12厘米、宽5-6厘米、厚3-4厘米、重120-150克;左肾较右肾稍大,肾纵轴上端向内、下端向外,因此两肾上极相距较近,下极较远,肾纵轴与脊柱所成角度为30度左右。肾可分为内、外侧两缘,前、后两面和上、下两端。肾的外侧缘隆凸,内侧缘中部凹陷,称肾门,是肾盂、血管、神经、淋巴管出入的门户。这些出入肾门的结构,被结缔组织包裹,合称肾蒂。由肾门凹向肾内,有一个较大的腔,称肾窦。肾窦由肾实质围成,窦内含有肾动脉、肾静脉、淋巴管、肾小盏、肾大盏、肾盂和脂肪组织等。
   
子宫附件    
临床意义   子宫呈倒置扁梨形,前面扁平,后面稍突出,壁宽腔小,上端宽而游离,朝前上方;下端较窄,呈圆柱状,插入阴道的上部。成年女性的子宫平均的长、宽、厚分别为7.5×5×2.5厘米,子宫腔容量约5ml。子宫可分为底、体、峡及颈四部分。输卵管左右各一,位于子宫两侧,为一对细长而弯曲的管道。输卵管起自子宫角部,其管腔近端与子宫腔相通,远端开口于腹腔,内侧与子宫角相通连,外端游离,而与卵巢接近,全长8-14厘米。卵巢的大小因各人的年龄而有不同。青春期前,卵巢表面光滑;青春期开始排卵后,表面逐渐凹凸不平,成年女子的卵巢约4cm×3cm×1cm大小,重约5~6g,呈灰白色;绝经期后卵巢萎缩变小、变硬。 
   
前列腺    
临床意义   前列腺外形微扁,形似栗子,呈圆锥体状,底朝上,尖朝下。可按宽度、长度和厚度来描述其大小。正常前列腺的宽度即横径为4厘米左右。其长度即纵径为3厘米左右。其厚度即前后径,约为2.5厘米。前列腺的重量约为20克。前列腺位于男性骨盆腔内。居于膀胱之下,尿生殖隔之上,耻骨联合下缘耻骨弓之后,直肠之前。尿道从前列腺中央穿行而过,前列腺包绕于尿道起始部周围,其1/3在尿道之前,2/3在尿道之后。
   
甲状腺及颈部    
临床意义   甲状腺位于颈部气管前下方,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。甲状腺分左右两叶,中间以峡部相连。成人甲状腺平均重约25g,女性的甲状腺略重,并在月经期与妊娠期略增大。甲状腺表面包有薄层结缔组织被膜。结缔组织伸入腺实质,将其分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小叶,每个小叶内含有20~40个甲状腺滤泡和许多滤泡旁细胞。甲状旁腺为内分泌腺之一,是扁卵圆形小体,长约3-8毫米、宽2-5毫米、厚0.5-2毫米,位于甲状腺侧叶的后面,有时藏于甲状腺实质内。一般分为上下两对,每个重约35-50毫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