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如何看得懂体检报告?
发布日期:1256572800来源:
-
常识:教你如何看懂体检报告
尿液检查与血液常规、大便常规检查即通常说的“三大常规”检查。尿液检查可以诊断泌尿系统疾病,如泌尿系统的感染包括结核、肾炎、肾功能、肿瘤、结石、血管病变,还可以协助诊断其他系统疾病,如糖尿病、急性胰腺炎等。尿常规化验包括尿的颜色、透明度、酸碱度、比重、有无蛋白和糖,以及尿中段沉渣试验等。一些疾病可以使尿色改变。例如出现尿深黄如浓茶样,多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;尿混浊,多见于急性尿路感染;尿色红呈血样,提示可能患有急性肾小球肾炎、肾结石、肾结核、尿路或肾肿瘤和泌尿系外伤等。
尿检化验单上,如果某项目后面写了“+”号(或“++”、“+++”,表明程度不同),这在医学上称为阳性结果;相反,“-”号为阴性结果。阳性结果通常是泌尿系统疾病的标志。
和血常规检查一样,一次取样的尿检结果不足以确诊疾病,如果体检阶段处于服药期,某些药品也会影响尿检结果,同样,如果女性处于生理期,部分尿检结果也会受到影响。所以,当尿检结果出现异常时,应及时到医院复诊,通过与医生的沟通及复检,查明病因,及时排除健康隐患。
★颜色和透明度
正常情况为淡黄色—琥珀色,随饮水及出汗多少,色泽深浅可有不同。许多药物也可引起尿液颜色发生改变。
尿色深红带黄如浓茶样,见于胆红素尿;尿色为浓茶色或酱油色,见于血红蛋白尿;尿色呈淡红色云雾状或混有血凝块,见于血尿。白色乳样尿液称为乳糜尿,见于血丝虫病或肿瘤等原因引起的肾周围淋巴管引流受阻。乳糜尿应与尿内磷酸盐和碳酸盐的灰白色相鉴别。
★尿比重
尿比重对肾脏功能损伤有一定的诊断意义,但应由医生根据临床表现综合判断。
★尿蛋白
正常情况下,尿蛋白为阴性。增高,见于各种肾炎、肾病、泌尿系统感染、肾结石、全身性疾患累及肾脏、药物引起的肾损害等。
★尿糖
正常情况下,尿糖定性为阴性。增高见于糖尿病、甲状腺机能亢进、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、慢性肝脏疾病等。
★尿酸
大部分由肾脏排出体外,尿酸增多主要见于痛风,核蛋白代谢增加,如某些血液病、肺炎等。
★尿pH值(酸碱度)
通常情况下应为弱酸性尿。酸性尿见于高蛋白饮食、使用酸性药物、酸中毒、糖尿病、发热、痛风等。碱性尿见于餐后、大量蔬菜摄入、碱性药物、利尿剂、肾小管性酸中毒、碱中毒等。pH很高时常见于尿道感染。
★蛋白尿
一般来说,尿蛋白阳性提示肾脏病变尤其是肾炎的可能性大,一定不能大意,应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以确诊。下列情况也可以出现尿蛋白阳性:如剧烈运动、发热、高温环境、严寒、精神紧张等因素引起,被称为生理性蛋白尿或功能性蛋白尿,也叫一过性蛋白尿。
★尿酮体
在应激状态、剧烈运动、妊娠剧吐、饥饿、糖尿病时,尿中均可能出现酮体阳性。健康体检人群中,如果在较剧烈的体育运动或较重体力劳动之后,也可能出现尿酮体阳性,只要大量饮水,休息一段时间后即可消失。
★尿胆红素
尿胆红素阳性见于急性黄疸性肝炎、阻塞性黄疸、肝硬化。
★尿胆原
强阳性见于急性肝炎、肝硬化等;如果降低或消失多见于胆道阻塞。
★尿隐血
一般来说,可以引起血尿的疾病有肾小球肾炎、尿道损伤出血、尿路感染、尿路结石等尿中可以出现红细胞。其次是泌尿系结石,少数是肾炎。有的人几年甚至几十年尿中都有少量红细胞,这种情况往往是一种隐匿型或轻微病变的肾小球肾炎,应当密切关注,但不必过分紧张。
★亚硝酸盐
检测亚硝酸盐实际就是检测尿中是否有细菌。健康状态下应该为阴性。白细胞检查与尿路感染的诊断互相印证。进食较多菠菜、卷心菜、用药等可能会出现假阳性。所以,结果一定要与白细胞显微镜检查结果对比分析。
★尿白细胞
尿中出现较多的白细胞一般都是泌尿系感染。此外肾小球肾炎、尿道损伤出血、尿路结石等情况下也会伴有白细胞。
★尿血红蛋白
尿中血红蛋白阳性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、寒冷性血红蛋白尿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,溶血性输血反应、各种中毒、感染、链球菌败血症等。
★尿检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细胞
红细胞。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,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,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、尿路出血、肾充血等原因所致。但也可能由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引起。
白细胞。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,表示泌尿道可能有化脓性病变,如肾盂肾炎、膀胱炎及尿道炎等。
上皮细胞。若肾小球肾炎时,尿中上皮细胞增多,若肾小管有病变时,可出现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。
管型。若尿中出现管型,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信号,应及时诊断。
蛋白质。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。病理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、肾盂肾炎、急性肾功能衰竭、高血压肾病、糖尿病肾病、妊娠中毒症、狼疮性肾炎、放射性肾炎及肾内其他炎症病变、中毒、肿瘤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