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您来到方舟体检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
关注心理健康,保持良好心态

发布日期:1354204800来源:

 

关注心理健康   保持良好心态

   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们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,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,且其认知、情绪反应、意志行为都处于积极状态,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。

    心理健康的表现:了解自我,悦纳自我,接受他人,善于人处;热爱生活,乐于工作和学习;能够面对现实,接受现实,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现实,进一步地改造现实,而不是逃避现实;能协调与控制情绪,心境良好;智力正常,人格和谐完整,其行为符合年龄特征。

       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健康生活的四大原则:合理膳食、适量运动、戒烟限酒、心理平衡。人们想要健康长寿,四大原则中的第四条即心理平衡的作用占50%以上,合理膳食占25%,其他占25%。可见心理平衡对身体的健康是多么重要,谁能保持心态平衡就等于掌握了身体健康的金钥匙。

    当今社会,经济高速发展,物质越来越丰富,但生活的压力也与日俱增,人们浮躁、急躁,心理并不轻松。许多调查研究表明:与改革开放前相比,尽管经济收入明显增加,但人们的幸福度却没有多少提高,人们并不觉得更快乐。这是为什么呢?有人说,这是发展的代价,因为发展需要付出,即鱼与熊掌不能兼得。一位哲学家说过:“  领先需要代价,但从长远的观点看,落后的代价更大”。因此,在今天一日千里的社会中,人人都想领先,人人都怕落后,自我加压,被迫加压,节奏加快,竞争激烈。人体生物节律被破坏,膳食规律被打乱,快餐饱餐,吸烟酗酒,运动减少,失眠增多,于是一系列由紧张、压力、不良生活方式所造成的身心疾病,如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冠心病、溃疡病、糖尿病、癌症应运而生,慢性病发病率明显增高,发病年龄提前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。据卫生部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,我国已有高血压1.6亿人,高血脂1.6亿人,体重超重2亿人,糖尿病4000万人,健康形势十分严峻。一些中年精英,不能把握工作与休息的平衡,浮躁、急躁、烦躁,不分日夜,连续工作,苦干蛮干,有的甚至英年早逝。最近几年,不断有教授、学者和商界精英猝然辞世,年龄都在35-60岁之间。北京某高科技园区,科技人员死亡的平均年龄不足53岁。有一段时间,在富士康上班的年轻人接二连三的跳楼自杀,原因可能有多种多样,我认为最根本的是压力过大心理失衡所致。

    人生的事业、家庭、健康,犹如三足鼎立,都很重要,缺一不可。关键是把握好度,把握好平衡,这是生活的艺术。欲望是无止境的,如果不能兼顾怎么办?那就应该学会正确的选择与舍弃,有舍才能有所得。事业固然很重要,但事业失败,还可以重来;家庭更重要,婚姻失败就难以再来;而健康最重要,健康一去就永不再来。

    心理压力是很多疾病的根源。心理平衡、心态良好的作用可以超过其他一切保健措施和一切保健品的总和。有了心理平衡,才能有生理平衡;有了生理平衡,人体的神经系统、内分泌系统、免疫功能、各器官代谢功能才会处于最佳的协调状态,一切疾病都能减少。但心理平衡并非心如枯井,更不是麻木不仁,心理平衡是一种理性的平衡,是人格升化和心灵净化后的崇高境界,是宽宏、远见和睿智的结晶。

   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年代。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的那天起,就要不断地学习适应环境的无数本领:上小学,要面临考中学,光考上不行,还得考重点中学;上了中学还要继续努力考大学,当然了,最好是重点大学。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,谁都知道学生时代的压力有多大。好不容易上了大学,可面对着就业形势的严峻,找个工作太难了。咬咬牙再考个硕士吧,这又得在众多的“高人”中保持“平衡”,挤过那座又窄又漫长的独木桥。这时,如果再想就业可能压力就会小一些了。可是真正工作了,又会发现能人这么多,想要立于不败之地,就得付出更多的艰辛。慢慢地工作走上了正轨,又发现周围的人有房有车,自己却一无所有,心理又会不平衡了。怎么办?当然是要更加努力了。人生之路就是如此漫长……

    人生本来就有酸甜苦辣,没有人一切都顺利,但只要有好心态,苦难都能变成快乐。“谁拥有快乐,谁就拥有健康”。这句古老的格言告诉我们,心理平衡是对健康的最好投资。根据对长寿地区老人的调查提示:要健身,先健心。有了心理健康才能有生理健康。尽管各国长寿地区的人种、气候、食物、生活习俗各不相同,有的甚至相反,如有的老人嗜烟酒,有的老人喜吃肥肉,但有一点却是中外相同的,那就是长寿者都心胸宽阔,乐观开朗,心地善良,为人随和。没有一位老人心胸狭窄,鼠肚鸡肠。心胸狭窄的人活不到90岁、100岁,他们在50岁、60岁时早一个一个气死了,要么癌症,要么心血管疾病,特别是患有严重抑郁症的人往往选择了自杀。

    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无数的困难、压力。因此,我们就要学会自我解压,保持一颗平常心,达到心理平衡。首先要做到三个“正确对待”,即正确对待自己,正确对待他人,正确对待社会。

    这其中,最难的就是正确对待自己。自己人生的坐标定位要准,要到位,但不能越位,也不要错位,还不要不到位,不要自卑。人贵有自知之明,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”,明比智更难。要正确对待他人,心中常有爱心,要知道嫉妒别人就是伤害自己,送人玫瑰,手有余香。正确对待社会,既要全心奉献社会,又要尽情享受生活,事业上要有进取心,生活中要有平常心。要永远对社会有一颗感激之心,人不论本事有多大,你给社会的永远不如社会给你的。因此,你要感谢社会,爱祖国、爱社会、爱集体。从你吃奶开始,衣食住行都是社会给你的,没有社会,绝对没有你的幸福。试想,把一个人放在沙漠中,放在森林里,他一个人能生存下去吗?

    其次,要保持自己三种正直、愉快的心态,即助人为乐,知足常乐,自得其乐。首先要助人为乐。因为帮助别人的过程可净化自己的灵魂,升华人格,助人是人生最大的快乐。“爱人者人恒爱之,敬人者人恒敬之”。二是要知足常乐。俗话说: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。比是无止境的,幸福本无固定的标准,而且幸福与金钱无关,甚至相反,因为它是一种感觉。有一位经济学家利用心理问题研究经济学,最后得了诺贝尔奖。他举了个例子,一个人之前觉得生活很幸福,很快乐。有一天,他参加了一个同学聚会,发现有同学比他挣的钱多,比他的房子大,他的幸福感立刻消失,心理很难受。相反,他跟穷人比,马上高兴起来。世上就两种人:一种人用乐观的、积极的、正面的态度看社会,天天都健康,天天都高兴,天天都是“春风桃李花开日”。另一种人用悲观的、消极的、负面的观点看社会,天天都是凄风苦雨,天天都是“秋雨梧桐叶落时”。本来是一样的,你从不同角度去比,结论完全不一样。有人为没有鞋痛苦极了,人家有鞋我没有鞋。后来再看邻居孩子,人家连腿都没有。哎呀,我可太幸福了,我是没有鞋,他连腿都没有,却还那么用功,学习那么好。这个就看你怎么比,实际上,人们的人生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,一种乐观,一种悲观。不同的人生态度,绝对会影响你不同的人生未来。三是在逆境中自得其乐,不能气馁。在倒霉的时候,要有点阿Q精神,也要快乐,自得其乐。人倒霉了怎么还能快乐呢?古今中外,世界上都一样,风水轮流转,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。都说人世间“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”,古人早就说过“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”,没有一个人永远走运,没有一个人永远倒霉。巴尔扎克说过:“苦难是生活最好的老师”。你现在倒霉,即使失业了,也还可以找到另一份工作,光明就在前面。所以,你要自得其乐,正确对待自己。李白说:“天生我才必有用”,当年“插队”造就了多少人才。我们现在的青年,尤其是80后、90后的年青人,最大的缺点是没有经过磨难,因而不知道什么叫幸福。有很多青年认为一切都是应该的,现在还不够幸福,还觉得难受。要是在沙漠戈壁中待一段时间,他就会觉得能喝点水、喝点可乐都是幸福的。没有经过磨难,许多娇生惯养的孩子觉得这个不好吃,那个不好吃,对爸妈也不孝顺。一旦离开家庭,什么叫家庭,什么叫父爱母爱,他全体会到了。天天守着,反而不行,要想成长,必经磨难,这是人生的必修课,不然很多道理他们体会不了。我们现在讲心理平衡,上岁数的人容易理解,他们经过了一些磨难,经过了一些坎坷,体会容易。总之,祸福相互依存,苦难是人生宝贵的财富,一个人只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,才能在这个千变万化的社会中活得比较轻松。